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吳佳楠 實習生何秀雯 廣州報道
近年來,廣州被賦予“世界顯示之都”使命,由此取得不少成績:2022年,廣州的超高清視頻及新型顯示產業規模超過了2600億元,其中顯示模組市場占有率以及4K板卡出貨量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LGD8.5代LCD面板生產線、OLED面板生產線,廣州超視堺10.5代TFT-LCD,TCL華星t9項目等重大項目相繼量產爬坡……
當廣州在全國乃至全球液晶面板產能享有一定的行業影響力時,其超高清視頻和新型顯示產業的市場動態備受關注。據韓媒報道,韓國面板大廠LG Display(簡稱“LGD”)已正式決定將其位于中國廣州的8.5代液晶顯示器(LCD)工廠出售給TCL科技集團旗下的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簡稱“TCL華星”)。
LGD此前曾“重注”過廣州。據了解,廣州第8.5代LCD面板生產線在2014年正式投產,滿產時,每月玻璃基板產能可達12萬片;此外,LGD在廣州還有一條8.5代OLED產線,總投資約460億人民幣,已于2019年投產。
作為廣州發展超高清視頻和新型顯示產業的重要外資項目,此次LGD的出售行為,將對廣州超高清視頻產業有何影響?TCL華星將LCD廣州工廠收入麾下,又會帶來哪些效應?“世界顯示之都”廣州應何去何從?
受訪專家認為,這次交易若能成功將是雙贏局面,既有助于LGD調整全球供應鏈布局以及TCL華星的產業鏈供應鏈有機融合,還有利于做強TCL華星在廣州的產業規模與競爭力。此次交易也反映出,廣州正在從招引龍頭企業向打造新型超高清視頻產業生態轉變,加快打造。
LGD出售LCD工廠影響幾何?
從2008年開始,LGD便與廣州市政府洽談液晶面板項目落戶事宜,LGD方面考慮到液晶面板項目落戶廣州可與既有的液晶模組廠進行配套,雙方經過權衡才敲定項目落地。
據了解,出售的LGD廣州8.5代LCD面板廠,是LGD首座海外面板工廠,項目總投資約40億美元。此外,LGD在廣州還有一條8.5代OLED產線,總投資約460億人民幣。根據LGD公開表態,出售LCD面板廠或也意味著接下來LGD將更加聚焦OLED。
在業內人士看來,此番LGD更加聚焦OLED的舉動,不僅與自身業務戰略調整有關,更與自2022年以來面板行業進入劇烈下行周期,而中國國內液晶面板產業逐步崛起,成為全球液晶面板產能的主要來源有關。
洛圖科技數據顯示,中國大陸電視面板廠在2023年5月的全球市場占有率為69%,同比提升了2.3%,這顯示出中國大陸廠商在全球液晶電視面板業中的主導地位進一步加強。
廣州,作為經濟大省廣東的省會城市,在全國超高清視頻產業領域占有一席之地。2022年,廣州的超高清視頻及新型顯示產業規模超過了2600億元,同時也集聚了LGD 8.5代LCD面板生產線、OLED面板生產線,廣州超視堺10.5代TFT-LCD,TCL華星t9項目,國內首條8.5代AMOLED產線等重大項目落地。
據了解,LGD廣州工廠擁有180K的產能規模,專注于電視面板的生產,并已接近滿產運營狀態,占據了全球電視面板市場4%的份額。LGD廣州8.5代LCD面板廠最終將花落TCL華星。
而廣州正是TCL華星的重要大本營,2022年,TCL華星就在增城正式投產專門生產高端IT及專業顯示產品的高世代產線t9項目。在業內人士看來,若TCL華星成功完成收購,其廣州t9項目和LGD廣州模組項目具有很好的協同性,t9項目產能和LGD廣州LCD廠相當,通過成倍增加產能或將帶來更好的上下游集聚能力。
4K花園董事長吳懿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表示,TCL華星的收購行為表明對廣州顯示產業市場的極大信心,收購對于TCL華星來說,可以增強產品技術和產能,有望集中電視面板市場份額,增強超高清視頻產業的集群效應。
但也有部分受訪人士對此表示憂慮:LGD廣州8.5代面板線已有近10年歷史,很多設備設施到了壽命中后期,今天并購的LCD廠可能是落后產能,加上LCD行業在2022年剛剛經歷了全行業產能過剩和虧損,在這樣的背景下并購LGD廣州線,后續還需要考慮需求不足以及如何盈利問題。
對此,暨南大學經濟學院劉金山教授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表示,LGD作為跨國公司,出售行為是其基于全球供應鏈、價值鏈布局作為考量,當LGD認為LCD產線生命周期在經營上將得不償失時,那么更加聚焦OLED業務是企業全球布局戰略規劃中的一次優化調整。
劉金山認為,這次交易若能成功將是雙贏局面,既有助于幫助LGD調整全球供應鏈布局,同時TCL華星的產業鏈供應鏈也可以實現有機融合,還有利于做強TCL華星在廣州的產業規模與競爭力,尤其是增強在全國乃至全球新型顯示的影響力。
中山大學教授林江認為,超高清已然成為數字經濟時代顯示產業的重要載體和人機交互的端口,也是廣州融入數字經濟時代的重要元素。LGD出售LCD廣州面板廠,但更加聚焦OLED的戰略行為,將有利于整合其在廣州OLED的業務資源,將為廣州區域OLED產業資源提供助力,有望由此帶動上下游投資,發揮產業集聚效應。
不過,林江也提醒,現如今OLED市場在中高端領域加速發展,TCL華星需密切關注OLED市場的動態,為未來的市場開發做好充分準備。
劉金山同樣建議,TCL華星若能成功收購LCD廠最核心的技術環節、管理環節以及其他高效運轉環節,那么就不是一個簡單的收購動作,而LGD通過出售LCD廣州面板廠這一行為,能夠和其背后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進行整合管理,這是TCL華星需要學習和收獲的。
聚焦打造新型超高清場景生態圈
如今,LGD將推出LCD電視面板在華業務,廣州超高清視頻產業鏈應如何發展?
劉金山表示,LGD還擁有廣州8.5代OLED面板工廠,項目投資總額高達460億元,其帶來的龍頭效應在廣州乃至粵港澳大灣區還不會消失。
回溯廣州的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進程,LGD的投資項目作為廣州最大的外商投資項目之一,初來之時就引進帶動20余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來投資,環繞著LGD,周邊還擁有包括電氣硝子玻璃面板廠、大成特殊氣體廠等在內的30多家配套廠商,一個頗具規模的具備全產業鏈的世界級平板顯示產業基地顯現。
事實上,為了加快推動廣州本土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帶動企業實現技術升級與產品迭代,廣州于2018年就率先發布國內首個超高清視頻產業政策《廣州市關于加快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的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要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超高清視頻產業體系;2021年,又發布第二輪超高清視頻產業三年行動計劃。
由此,廣州通過招引上述重大超高清視頻產業投資項目進行強鏈補鏈。此外,2024年廣州市重點建設項目計劃中還包括瑞格爾LCD智能投影基地、鴻訊智能平板產業基地、花果山超高清視頻產業特色小鎮整體改造提升工程、5G超高清科創中心等超高清產業項目。
這些項目在廣州的建成投產不僅吸引了4K花園、當虹科技、新奧特等一批超高清領域企業落戶廣州,也帶動了新譜電子、光一電子、金發科技等一批上下游配套企業的發展。比如,以本土龍頭企業廣州視源股份為圓心,半徑2公里范圍內,就集聚了7家產業鏈相關企業、5家包含相關企業的小型科技園區,產業發展呈現龍頭集群化特征。
廣州視源股份相關負責人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表示,在超高清視頻產業領域,視源股份不僅發揮技術優勢,還重視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合作,還聯動了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等外部機構超20家,建立智能商業顯示產業鏈標準體系,填補行業空白。
“目前,4K花園已逐步向線下娛樂、在線教育、遠程醫療、直播電商等不同行業賦能,此前牽頭打造的兩輛超高清轉播車,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率達到85%,拉動了96家上下游企業。”吳懿透露,今年11月將在廣州投入使用4K花園總部大廈,將打造成為全國首個超高清視頻總部基地,吸引更多結合AI、5G、元宇宙等數字技術的超高清視頻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加速集聚,建立更加新型的超高清場景生態圈。
康寧顯示科技中國區總裁兼總經理曾崇凱此前也曾表示,一個產業的發展需要經歷“引人才”“擴產能”“建技術”“創價值”“尋永續”五個階段。廣州接下來要引領產業邁向“建技術”“創價值”“尋永續”的高質量發展階段。
例如,聯訊證券認為,中國4K超高清市場巨大,未來三年將是我國超高清產業發展的機遇期。國家政策的推動、巨大的市場需求將給產業鏈相關公司帶來新的機會。除了面板產業鏈,超高清視頻產業還可帶動芯片、視頻制作設備、存儲設備、網絡傳輸設備、終端整機等多個產業的協同發展。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院長趙新華說,終端呈現作為產業界關注的重點,未來有望形成超萬億級大規模的產業。廣州引領轉型需要在面板顯示、芯片及關鍵元器件、終端性能等一系列方面打造標準。
實際上,廣州已牽頭組建我國在新型顯示領域唯一的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以突破我國新型顯示材料、工藝、器件和裝備等重大關鍵共性技術為主要任務,推動產業從單一產品開發到全產業鏈協同創新的轉變。
“廣州接下來還有十五運會的大型體育賽事顯示屏的市場需求,這也為廣州超高清視頻產業提供了機遇,勵豐文化、鴻利智匯等廣州企業已公開表態將為十五運會提供智能化、科技化且健康環保的顯示產品,推動體育與科技的深度融合。”林江說。

